第一组
时间:2021年6月9日 14:00
地点:3号楼二层第一会议室
考核专家组成:
组长:凌健 研究员
成员:段安民 研究员、黄刚 研究员、林鹏飞 研究员、林一骅 研究员、林中达 研究员、毛江玉 研究员、吴波 研究员、吴国雄 院士
秘书:潘静
被考核人员信息:
序号 |
具体时间 |
考核人 |
指导教师 |
学科专业 |
报告题目 |
1 |
14:00-14:30 |
冯信贤 |
黄刚 研究员 |
气象学 |
Hadley环流变宽的区域差异 |
2 |
14:30-15:00 |
卢春凤 |
毛江玉 研究员 |
气象学 |
亚洲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研究 |
3 |
15:00-15:30 |
孙伟皓 |
吴国雄 院士 |
气象学 |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 |
4 |
15:30-16:00 |
汤雨恒 |
段安民 研究员 |
气象学 |
地球三极及其与东亚气候的联系:南极与青藏高原的联系 |
5 |
16:00-16:30 |
张苏芹 |
黄刚 研究员 |
气象学 |
CO2上升和下降阶段亚洲陆地季风的变化 |
6 |
16:30-17:00 |
张星 |
周天军 研究员 |
气象学 |
全球季风的变化及模拟 |
第二组
时间:2021年6月9日 14:00
地点:3号楼二层第二会议室
考核专家组成:
组长:邹立维 研究员
成员:包庆 研究员、刘屹岷 研究员、林万涛 研究员、陆日宇 研究员、任荣彩 研究员、肖子牛 研究员、周天军 研究员
秘书:韩加新
被考核人员信息:
序号 |
具体时间 |
考核人 |
指导教师 |
学科专业 |
报告题目 |
1 |
14:00-14:30 |
郭园晶 |
陆日宇 研究员 |
气象学 |
云贵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特征 |
2 |
14:30-15:00 |
吕晨玉 |
陆日宇 研究员 |
气象学 |
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夏季地表气温变率分析 |
3 |
15:00-15:30 |
刘宇佳 |
周天军 研究员 |
气象学 |
中国东部地区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子追踪研究 |
4 |
15:30-16:00 |
刘士嘉 |
周天军 研究员 |
气象学 |
对流层增暖热带放大现象的数值模拟 |
5 |
16:00-16:30 |
任远刘瑞 |
陆日宇 研究员 |
气象学 |
北京冬季PM2.5污染过程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 |
6 |
16:30-17:00 |
张少瑜 |
刘屹岷 研究员 |
气象学 |
梅雨建立的海温强迫及动力学分析 |
第三组
时间:2021年6月9日 14:00
地点:3号楼二层第四会议室
考核专家组成:
组长:孙国栋 研究员
成员:丁瑞强 教授、段晚锁 研究员、郭振海 研究员、刘海龙 研究员、李立娟 研究员、王斌 研究员、谢正辉 研究员、俞永强 研究员
秘书:周文岭
被考核人员信息:
序号 |
具体时间 |
考核人 |
指导教师 |
学科专业 |
报告题目 |
1 |
14:00-14:30 |
胡蕾 |
段晚锁 研究员 |
气象学 |
最优耦合初始扰动及其在ENSO集合预报研究中的应用 |
2 |
14:30-15:00 |
卢德玉 |
毛江玉 研究员 |
气象学 |
非线性局地Lyapunov向量方法在热带气旋强度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
3 |
15:00-15:30 |
李恬燕 |
俞永强 研究员 |
气象学 |
模式分辨率和物理参数化方案对热带季节和季节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 |
4 |
15:30-16:00 |
任子坤 |
周天军 研究员 |
气象学 |
热带大气对流垂直结构与降水模拟偏差的关系:基于GAMIL3的分析 |
5 |
16:00-16:30 |
谢经纬 |
刘海龙 研究员 |
物理海洋学 |
南大洋涡动输送过程的诊断及海洋模式中尺度涡参数化的研究 |
6 |
16:30-17:00 |
张琦渝 |
穆穆 院士 |
气象学 |
青藏高原陆面参数不确定性对长江中下游高温热浪可预报性影响的研究 |
研究生部
2021年6月7日